Page 120 -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1
P. 120
十四、聰明的人 117
荒山了,若是城郭村莊,必有聰明好學之人竊聽吾琴,所以琴聲忽變,有絃斷之
異。這荒山下那得有聽琴之人?……哦!我知道了,想是有仇家差來刺客;不然,
或是賊盜伺候更深,登舟劫我財物。」叫左右:「與我上崖搜檢一番!不在柳陰
深處,定在蘆葦叢中。」左右領命,喚齊眾人,正欲躥跳上崖,忽聽得崖上有人
答應道:「舟中大夫不必見疑,小子並非奸盜之流,乃樵夫也!因打柴歸晚,值
驟雨狂風,雨具不能遮蔽,潛身崖畔;聞君雅操,少住聽琴。」伯牙大笑道:「山
中打柴之人,也敢稱「『聽琴』二字,此言未知真偽? 我也不計較了;左右
的!叫他去罷!」那人不去,在崖上高聲說道:「大夫出言謬矣!豈不聞『十室
之邑,必有忠信。』『門內有君子,門外君子至。』大夫若欺負山野中沒有聽琴
之人,這夜靜更深,荒崖下也不該有彈琴之客了!」伯牙見他出言不俗,或者真
是個聽琴的亦未可知?止住左右,不要囉嗦。走進艙門,回嗔作喜的問道:「崖
上那位君子,既是聽琴,站立多時,可知道我適纔所彈何曲?」那人道:「小子
若不知,卻也不來聽琴了。方纔大人所彈,乃孔仲尼歎顏回,譜入琴聲。其詞云:
『可惜顏回命早亡,教人思想鬢如霜;只因陋巷簞瓢樂。』到這一句就斷了琴絃,
不曾撫出第四句來。小子也還記得,是『留得賢名萬古揚』。」伯牙聞言大喜道:
「先生果非俗士,隔岸為遠,難以問答。」命左右:「掌跳看扶手,請那位先生
登舟細講。」左右掌跳,此人上船,果然是個樵夫;頭戴箬笠,身披草衣,手持
尖擔,腰插板斧,腳踏芒鞋。手下人那知言談好歹。見是樵夫,下眼相看道:
「咄!那樵夫下艙去見我老爺,回頭問你什麼言語,小心答應。官尊著哩!」樵
夫卻是個有意思的,道:「列位不須粗魯,待我整衣相見。」除了斗笠,頭上是
青布包巾;脫了簑衣,身上是藍布衫兒;搭膊拴腰,露出布褌下截。那時不慌不
忙,將簑衣斗笠尖擔板斧,俱安放艙門之外;脫下芒鞋,灑去泥水,重復穿上,
步入艙來。官艙內公座上燈燭輝煌,樵夫長揖而不跪道:「大夫!施禮了。」俞
伯牙是晉國大臣,眼界中那有兩接的布衣?下來還禮,恐失了官體;既請下船,
又不好叱他回去;伯牙沒奈何,微微舉手道:「賢友免禮罷!」叫童子「看坐!」
童子取一張炕坐兒置於下席。伯牙無客禮,把嘴向樵夫一努道:「你且坐了。」
你我之稱,怠慢可知。那樵夫亦不謙讓,儼然坐下。伯牙見他不告而坐,微有嗔
怪之意,因此不問姓名,亦不呼手下人看茶。默坐序時,怪而問之:「適纔崖上
聽琴的就是你麼?」樵夫答言:「不敢。」伯牙道:「我且問你,既來聽琴,必
知琴之出處。此琴何人所造?撫他有甚好處?」正問之時,船頭來稟道:「風色
順了,月明如畫,可以開船。」伯牙分付:「且慢些。」樵夫道:「承大夫下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