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8 -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1
P. 88
十、常懷感謝心 85
無論哪一行,哪一界,多是自吹自擂,自欺自騙,日子長了,連自己也信以
為真了,而大禍至矣。
因為沒有做任何真正的事,沒有建任何真正的功,自然而然不會有謝天的感
覺。哲學家們知道這個症侯最為可怕,所以造出許多知好、知歹的人物與故事來。
有一個人問一位文學家,我記得是囂俄罷,「如果世界上的書全需要燒掉,
而只許留一本,應留什麼?」囂俄毫不猶豫的說:「只留約伯記。」
約伯是聖經裡的介之推,富亦謝天,貧亦謝天,病亦謝天,苦亦謝天。
我們的思想界尚在混沌幼稚時期,需要約伯的精神,需要介之推的覺悟,這
個覺悟即是,一粥一飯,半絲半縷,都是多少年、多少人的血汗的結晶。感謝之
情,無由表達,我們還是謝天罷。
節選自遠東出版社陳之藩散文集
(四)本課作者的其他文章
1.青燈有味似兒時
相信人人都愛念陸放翁的兩句詩:「白髮無情侵老境,青燈有味似兒時。」
尤其我現在客居海外,想起大陸的兩個故鄉,和安居了將近四十年的第三個故鄉
臺北,都離得我那麼遙遠。一燈夜讀之時,格外的緬懷舊事。尤不禁引發我「青
燈有味」的情意,而想起兒童時代兩位難忘的人物:
(1)白姑娘
我家鄉的小鎮上,有一座小小的耶穌堂,一座小小的天主堂。由鄉人自由地
去做禮拜或望彌撒,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,當然兩處都不去。但對於天主堂的白
姑娘,卻有一分好感。因為她會講一口道地的家鄉土話,每回來都和母親有說有
笑,一邊幫母親剝豆子,理青菜,一邊用家鄉土音教母親說英語:「口」就是
「牛」,「糖糕」就是「狗」,「拾得糖」就是「坐下」,母親說:「番人話也
不難講嘛。」我一見她來,就說:「媽媽,番女來了。」母親總說:「不要叫她
番女,喊她白姑娘嘛。」原來白姑娘還是一聲尊稱呢。因為她皮膚白,夏天披戴
雪白一身道袍,真像仙女下凡呢。
母親問她是那一國人,她說英國人。問她為什麼要出家當修女,又飄洋過海
到這樣的小地方來,她摸著念珠說:「我在聖母面前許下心願,要把一生奉獻給
祂,為祂傳播廣大無邊的愛,世上沒有一件事比這更重要了。」我聽不大懂,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