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 -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1
P. 27
24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(一)
打成細碎的泡沫,消散開來。這裡顯示出礁石不懼壓迫、不畏挑戰的性格。反而
使得敵人快折服。因此,礁石可以說是勇士的化身。詩中雖未提到礁石二字,而
只用「它」來代替,但是礁石不斷受到海浪衝擊的景象卻歷歷在目。
第二段是說:礁石的全身受到海浪的侵蝕,留下一道又一道深深的刻痕,但
它依然毫無畏懼地望著海洋。「它的臉上和身上」以及上一段所說的「腳下」,
都是很具象地把礁石加以擬入化;而「像刀砍過的一樣」更強調了礁石所受創作
之深和迫害之甚;「但它依然站在那裏」,屹立不搖;「含著微笑,望著海洋」,
完全是以最後的勝利者自居,也表現出勇者大無畏的精神。
【問題與討論的解答】
一、這一課的民歌和小詩在創作的手法上,有什麼共同的特色?
答:二者雖然在體裁和內容上大異其趣,但是都採用了擬人法。
二、這一首民歌描寫的是什麼季節?從第幾句裡可以看得出來?
答:描寫春天,從第一句可以看出。(請參考課文分析(一)第二段)
三、這一首民歌把山比喻成什麼?把雲比喻成什麼?
答:把山比喻成姑娘;雲雖然沒有明顯的比喻,但是可以把它比喻成年輕
的小伙子。
四、這一首新詩中的「海浪」和「礁石」分別含有什麼樣的象徵?
答:海浪可以說是象徵一種強權的威脅、惡勢力的迫害等等;礁石則象徵
了歷經百戰的勇士,毫不畏懼地摧毀一切邪惡,反抗一切迫害。
【習作解答與練習】
一、文法練習
A. 字詞選擇練習
1.( b ) 2.( c ) 3.( a ) 4.( d ) 5.(c)
6.( a ) 7.( b ) 8.( c ) 9.( d ) 10.(a)
B. 動詞填空
看 見 站 在 打 含 著 撲
盤繞 變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