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8 -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1
P. 78
十、常懷感謝心 75
十、常懷感謝心
【作者】
琦君,原名潘希珍,字希真,浙江省永嘉縣人,生於民國 6 年(西元 1917
年)。幼年時代跟著家庭教師學識字,很早就開始接觸中國典籍,七歲讀詩經、
唐詩,九歲讀論語、左傳和唐宋古文。後來隨父母遷居杭州,在弘道女中完成中
學教育,大學則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中國文學系。她非常喜愛詩詞,造詣也很高。
琦君在 1949 年到了臺灣,任職於司法行政部達 26 年之久,並曾在文化、中
興、中央大學等校教書。教學之餘,寫作不輟。她的作品很多,筆調溫馨而感人,
曾經獲得中國文藝協會散文獎、中山學術基金會文藝創作散文獎等。著有菁姐、
紅紗燈、三更有夢書當枕、千里懷人月在峰、桂花雨、水是故鄉甜、玻璃筆、我
愛動物、青燈有味似兒時、淚珠與珍珠等數十種。目前旅居美國,專心從事寫作。
【題解】
這篇文章是從細雨燈花落中選錄出來的。作者說明一個人在生活中經常接受
很多人的服務,自己也應該以同樣精神來回饋社會。贈予和感謝,是快樂的泉源;
常懷感謝心,才能享有快樂的人生。
【補注】
1. 嚓 形容郵差將信件投入信箱的聲音。
2.綠衣人 指郵差。臺灣的郵差身著綠色制服,所以稱為綠衣人。
3.王安石 王安石生於宋天禧五年,卒於元祐元年(西元 1021—1086 年),
字介甫,號半山,江西臨川人。宋仁宗時進士,神宗時宰相,封荊國公,著有臨
川集一百卷。少好讀書,過目不忘,下筆神速,使人驚服。其詩雄渾豪放,晚年
轉為閒淡清逸;其文簡鍊雄博,議論高奇;不僅是宋代詩壇巨擘,也是唐宋古文
八大家之一。此外,王安石堪稱歷史上少有的大政治家。他有「變風俗、立法度」
的政治理想,在執政時期,厲行農田、水利、青苗、輸均、保甲、免役、市易、
保馬、方田諸役,號為「新法」,表現出積極進取的精神。但因改革過猛,賦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