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7 -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1
P. 57
54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(一)
覺得它在說理,而理自在其中。
(二)春曉
這首詩初讀可能平常無奇,但是反覆吟詠,便覺詩中別有天地。它的風格就
像行雲流水一樣,平易自然,一點也沒有雕飾斧斲的痕跡。作者要表現他對春天
的喜愛,只選取了清晨睡起的?時感情片段進行描寫。春天有繽紛的色彩、醉人的
芬芳,詩人都不去寫。他只從聽覺的角度側面著筆,寫鳥鳴聲,此起彼落,寫風
雨聲,紛紛灑灑,構成春天的聲音。詩人可以不出房門,就感覺到春天的脈動。
「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」,首句破題,次句即景。描寫春睡的香甜,悅
耳的春聲。詩人一覺醒來,就聽到島聲婉轉,遠近應和,使人想到屋外是朝陽明
媚,鳥語花香的浪漫春光。通過聽覺形象,由陣陣春聲把人引出屋外,想像屋外。
使得盎然春意,展現眼前。
「夜來風雨聲,共落知多少」,三句轉寫回憶,末句又拉回眼前。描寫夜半
的春風春雨,打在屋簷、門窗、花木發出來的颯颯風聲,瀟瀟雨聲,都已經過去
了。現在詩人最擔心的是,這一夜風雨究竟打落了多少花朵呢?宋詞有「惜春常
恨花開早,更何況落紅無數」的名句,花開得早,也就凋零得早,春光也就消失
得快。可見詩人對花朵的擔憂,正是惜春的表現 惜春就是愛春,愛極而惜。整首
詩很細緻地表現了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的微妙感情。
【問題與討論的解答】
一、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」這兩句有什麼涵意存在?試舉實例加以說
明。
答:(請鼓勵學生自由發言。)
二、你有沒有登高望遠的經驗?有些什麼感受呢?
答:(請鼓勵學生自由發言。)
三、「春曉」這首詩裡有那幾句是和聽覺有關的?
答:第二句「處處聞啼鳥」和第三句「夜來風雨聲」。
四、你對春天的早晨有些什麼特別的感覺嗎?
答:(請鼓勵學生自由發言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