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6 -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1
P. 56
七、五言絕句選 53
【譯成白話文】
(一)登鸛雀樓
我登上了鸛雀樓向遠處眺望,看見璀璨的白日幾乎被高山遮住而隱沒,滾滾
的黃河浩浩蕩蕩地流向大海。我想如果要看清楚千里之外的景物,還得再登上更
高的一層樓才行呢!
(二)春曉
我在一個春天的夜裡睡得很沉,不覺天已大亮,只聽得四處都有鳥的叫聲。
想起昨兒夜裏依稀聽見了風雨交加的聲音,不知落下了多少的花朵呢?
【課文分析】
(一)登鸛雀樓
這首詩是寫鸛雀樓的所見所感,它被大家傳誦,是因為它表現了一種每個人
都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人生哲理。
前兩句以「白日依山盡」和「黃河入海流」相對寫起,對偶工整而極自然。
將鸛雀樓前壯闊的景物和雄渾的氣勢,收入短短十字之中,真是千里山河,如在
眼前。首句寫登高望遠,高大的中條山橫亙眼前,璀璨耀目的白日,幾乎要被山
勢擋住,給人一種太陽即將落山的錯覺。第二句寫低頭俯瞰,只見一片空曠,黃
河奔騰咆哮,滾滾奔流,似乎可以看到它一直流到大海裡。這兩句寫景時,令人
有咫尺千里的感覺。
三、四兩句是推進一層的寫法。「欲窮千里目」和「更上一層樓」句意相承,
這種對法叫「流水對」,結句收尾用一「樓」字,起了點題的作用,說明這是一
首登樓詩。從這後半首詩也可推知,前半者寫的可能是在鸛雀樓的第二層所見,
如今想要看盡遠方的景物,還要登上樓的頂層。詩句看來只是寫出登樓的過程,
實際含有深遠的人生哲理,把詩篇推入更高的境界 站得高才看得遠,積極進
取才能超越目前的境界。詩句的成功,正是道理和景物情事融合一氣,使讀者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