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5 -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1
P. 55
52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(一)
「孟詩勝人處,每無意求工,而清超越俗,正復出人意表。清淺語,誦之自有泉
流石上,風來松下之意。」浩然事蹟見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及新唐書文藝傳。
取材自古今文選三六九期
【題解】
(一)這首登鸛雀樓,是以高山蔽日和黃河滾滾的氣象雄渾,襯托出鸛雀樓
的高大與壯觀,同時寫出作者登高望遠的心得感想。
(二)春曉這首小詩,是以聽覺的角度來描寫春天的早晨,作者春睡剛醒,
就聽到處處都有鳥的叫聲,回憶昨夜的風雨,不知打落多少花兒,不禁生起愛春、
惜春之心。
【補注】
1.鸛雀樓 名鸛鵲樓。舊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城上,據說有三層。相傳鸛雀
樓常在樓上棲息,所以叫做鸛雀樓。此樓可以前瞻中條山,俯視黃河,景色十分
壯觀,因此唐人留詩頗多。
2.白日依山盡 盡,隱沒。此句有兩種解釋:一是描寫黃昏景色,夕陽緩緩
自山頭西沈。二是描寫鸛雀樓前的中條山十分巍峨高大,因此擋住了璀爛的陽光,
也遮蔽了詩人的視線。二說當以後者為佳,因為如果把白日解為夕照,則天色已
晚,景物朦朧,而與下文的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」無法相接。清徐增而菴
說唐詩中也說:「白日依山盡,非言登樓之時晚,正言中條之高大。」
3.黃河入海流 黃河源出青海巴顏喀喇山,經青海、甘肅等九省,在山東省
注入渤海。全長四千六百餘公里,為中國第二大河川。流經山西永濟城西。其實
在鸛雀樓上並不能看到黃河入海的的景觀,此句完全出於作者的想像,因為黃河
滾滾奔流,似乎可以看到它一直流入大海裡。徐增而菴說唐詩中云:「黃河蒼蒼
渾渾,其勢直下,若見其入於海者。」
4.欲窮千里目 窮,極盡。千里,是指眼力所及最遠的距離。全句是說:想
要使眼睛能看見最遠的景物。楚辭招魂:「目極千里傷春心。」鮑照詩:「遠極
千里目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