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 -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1
P. 47
44 中文讀本教學指引(一)
【字形辨識】
ㄓ
ˉ
週 ㄡ 一個星期,如:一週。一年,如週年。普遍地,如:週知。
ㄓ
ˉ
周 ㄡ 姓。朝代名。繞一圈叫「周」,如:周圍。完備,如:周密。全,如:
周身。通「週」字。
【原文】
我常常聽人說,他想讀一點書,苦於沒有時間。我不太同情這種說法。不管
他是多麼忙,他總不至於忙得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。一天當中如果抽出一小時來
讀書,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小時,十年就有三千六百五十小時,積少成多,無論
研究什麼都會有驚人的成績。零碎的時間最可寶貴,但是也最容易丟棄。我記得
陸放翁有兩句詩,「呼僮不應自升火,待飯未來還讀書」,這兩句詩給我的印象
很深。待飯未來的時候是頗難熬的,用以讀書豈不甚妙?我們的時間往往於不知
不覺中被荒廢掉,例如,現在距開會還有五十分鐘,於是什麼事都不做了,磨磨
蹭蹭,五十分鐘便打發掉了。如果用這時間讀幾頁書,豈不較為受用?至於在「度
週末」的美名之下把時間大量消耗的人,那就更不必論了。他是在「殺時間」,
實在也是在殺他自己。
一個人在學校讀書的時間是最可羡慕的一段時間,因為他沒有生活的負擔,
時間完全是他自己的。但是很少人充分的把握住這個機會,多多少少的把時間浪
費掉了。學校的教育應該是啟發學生好奇求知的心理,鼓勵他自動的往圖書館裏
去鑽研。假如一個人在學校讀書,從沒有翻過圖書館的書目卡片,沒有借過書,
無論他的功課成績多麼好,我想他將來多半不能有什麼成就。
英國的一個政治家兼作家 William Cobbett(1762—1835 年)寫過一本書對青
年人的勸告,其中有一段「利用零碎時間」,我覺得很感動人,譯抄如下:
文法的學習並不需要減少辦事的時間,也不需要佔去必須的運動時間。
平常在茶館咖啡館用掉的時間以及附帶著的閒談所用掉的時間 一年中所
浪費的時間 如果用在文法的學習上,便會使你在餘生中成為一個精確的
說話者寫作者。你們不需要進學校,用不著課室,無需費用,沒有任何麻煩
的情形。我學習文法是在每日賺六辨士當兵卒的時候,床的邊沿或崗哨舖位